继2024年6月快手效仿抖音推出团购配送服务,支持商家通过自配送等方式提供外卖服务,并推出相关运营工具后。日前有消息显示,快手App已上线独立外卖入口。据了解,这一入口位于其App首页的“团购”板块内,与附近美食、休闲娱乐等并列。而且除了相关入口,该板块内还设有外卖相关的Banner广告位。
需要注意的是,虽然快手早已支持商家直接上架外卖餐品,但其此次上线外卖入口内的商品却大多来自美团。据了解,在通过这一入口进入后,消费者实际购买到的是餐品兑换券,仍需要在快手站内的美团小程序完成核销,以及查看配送信息。
据我们三易生活的不完全统计,目前仅从商品供给占比来看,快手此次上线的外卖入口几乎可以说是为美团打造。
虽然早在2021年12月,快手便与美团正式组队、宣布达成互联互通战略合作,完成作为本地生活服务平台与短视频平台的首次跨界合作。而且随后在2024年7月,双方宣布未来三年合作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至全国“百城万店”。
如今快手的动作,显然就意味着与美团的合作又再进一步。而且此举或意味着快手已经下定决心暂缓探索外卖业务闭环,而是要为美团大开流量之门,充当“卖水人”。
其实这倒也不难理解,毕竟只要一天没有充沛的运力,快手外卖就很难立足。第三方运力即使抛开规模不谈,不仅成本高昂,也很难做到犹如臂使。可自建运力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君不见京东虽然在不到半年时间里,就拉起了一支15万人的全职骑手团队,但与美团、饿了么多年的积累相比仍相去甚远。而且即使是自建运力多年的京东,也坦言在骑手队伍组建中面临着种种挑战。
更为重要的是,快手当下的日子并不好过。近年来,其营收和利润虽然还在增长,但增速却已经是持续放缓。以2024年为例,一季度其收入同比增长16.6%,此后增速便一路下滑,到了四季度营收增速降至8.7%,创下上市以来的最低值。深究之下,不论是身为快手营收支柱的营销业务,还是被寄予厚望的电商业务,依旧还在承压。
此外在用户体量上,不论用户规模还是增长率,又或是用户使用时长,快手也被抖音拉开越来越大的距离。
根据QuestMobile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3月,快手的月活用户规模达到5.73亿、同比增长4.8%,月人均使用时长为29.74小时。相较之下,同期抖音(包括抖音和抖音极速版)的月活跃用户规模已经突破10亿,达到了10.01亿、同比增长12.3%,月人均使用时长为46.54小时、同比增长8.6%。
所以当下对于快手而言,既然靠自己的力量短时间内还难以将外卖业务做起来,外卖大战又正打得如火如荼,不如先趁机将流量变现。
即便是退一步来说,当下快手的外卖业务仍主要是靠美团来完成供给和履约,可用户的习惯一旦养成,对快手的好处就显而易见了。别的不提,仅用户粘性和活跃度的提升便不容忽视。
至于如何让自己的用户进一步接受美团外卖,快手方面也有所动作。据了解,目前快手的外卖入口内已入驻商家以品牌连锁商家为主,这显然就是看中了这类商家在门店数量、品控方面的优势,前者能够尽可能多地覆盖用户,后者则可以确保用户的就餐体验。而在价格方面,相关商品则主打“省心购”、“天天特价”,显然也契合用户的需求。
其实同为短视频平台,抖音方面对外卖业务同样也有想法,而且其打法与节奏比快手更加激进。正如前文所言,快手是在抖音之后才推出的团购服务。
那么如今快手有了新的动作,抖音又在干什么呢?
据了解,继2024年年底将团购配送升级为随心团,即要求同一件商品不仅支持配送到家、也可到店核销后,自今年6月起,抖音对存量外卖小程序进行分批清退。这也就意味着如商家要想在抖音开展外卖业务,就必须入驻随心团。随后抖音又调整了随心团的准入门槛,仅限品质商家入驻。
对此就有观点认为,抖音方面或是要以团购版外卖的形式在这个赛道再进一步。对此抖音方面则回应称,当下抖音生活服务团队重点仍在提升本地到店消费体验,没有自建外卖的打算。
只是虽然不久前抖音方面明确表示不会自建外卖业务,但有趣的是,此前在2022年他们也曾与饿了么达成合作,声称要基于抖音开放平台、以小程序为载体,为用户提供“即看即点即达”的全新外卖体验。而且相关合作当年也确实有落地,可如今在抖音App里,饿了么小程序已然不见踪迹。
由此看去不难发现,虽然同为短视频平台,但对于外卖业务,快手与抖音似乎已经做出了不同的选择。但至于哪种才是正确的道路,就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了。
【本文图片来自网络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