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

GU中国首店清仓,优衣库“亲妹妹”败退中国? 官方回应!|BUG

 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,权威,专业,及时,全面,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


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,权威,专业,及时,全面,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

GU中国首店清仓,优衣库“亲妹妹”败退中国? 官方回应!|BUG

GU中国首店清仓,优衣库“亲妹妹”败退中国 官方回应!|BUG

文|《BUG》栏目 闫妍

优衣库姐妹品牌GU,即将关闭其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的首家门店。

近日,GU品牌上海淮海路旗舰店即将关闭的消息引发消费者关注。有网友在社交媒体爆料称,该门店将于8月24日终止营业。《BUG》栏目实地探访发现,店内已启动闭店清仓活动。店员证实了即将闭店的消息,并表示“公司已经和大家谈好了赔偿”。

值得注意的是,作为GU进入中国市场的首家门店,淮海路店的关闭意味着该品牌在中国内地仅剩深圳两家门店。市场猜测,核心门店的关闭或许意味着该品牌正酝酿退出中国内地市场

对此,《BUG》栏目向GU进行了求证,对方表示,“淮海路店即将关店属实,目前针对大陆地区实施运营布局优化,对部分店铺进行了调整,但并未退出中国市场。”

开启闭店清仓,门店员工已谈赔偿

2006年,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“二次创业”,打造了更贴合年轻人审美的快时尚品牌GU极优。品牌成立7年后的2013年,GU跟随优衣库上海淮海中路旗舰店开业,正式进入中国内地市场。

近期,GU广州维多利广场店宣布进入关店倒计时,根据门店公告,该店将于8月16日正式闭店。这家于2019年11月开出的门店,是GU在华南地区的首店,也是GU在广州的唯一门店。紧接着,GU进一步关闭上海淮海中路门店这也是GU进入中国市场开设的首家门店

对此,GU方面表示,“上述门店闭店属实,目前针对大陆地区实施运营布局优化,对部分店铺进行了调整。”

BUG栏目实地探访发现,在GU上海淮海中路旗舰店的一扇小门上,已经张贴出“闭店通知”。该通知写道,“本店将于2025年8月24日(周日)营业结束后正式闭店,对于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,我们深表歉意。”

GU中国首店清仓,优衣库“亲妹妹”败退中国? 官方回应!|BUG

工作日下午,GU淮海路旗舰店内客流稀疏,仅有零星顾客在挑选商品。店铺已全面启动闭店清仓活动,醒目的“限时优惠”标识随处可见。当季夏装普遍以6-8折出售,而部分反季商品折扣力度更大:加绒卫衣、厚外套等秋冬季单品低至5折,个别款式甚至出现“折上折”的促销。

GU中国首店清仓,优衣库“亲妹妹”败退中国? 官方回应!|BUG

此外,店内陈列略显凌乱,部分货架商品所剩无几,显露出撤店的迹象。一位正在选购的顾客谈道:“尺码已经不全了,很多款都断码了。”

店员向《BUG》栏目表示,“我们确实接到了通知要关店,之后上海就没有(GU)了。”谈及该店员工的安置问题,该店员透露,“公司已经和大家谈好了赔偿”,但并未透露具体的赔偿金额和细则。

谈及消费者关心的闭店后退换货问题,上述店员表示,“因为同城已经没有其他GU门店,所以在店里购买的商品,截止8月24日闭店前,可以进行正常退换货服务,但从25日起,在退货期的商品只退不换了。”

GU否认退出中国市场

2013年9月,优衣库旗下品牌GU伴随上海淮海中路旗舰店的开业正式进军中国市场,以中国首店的身份开启扩张之路。

在中国内地市场,GU曾提出的目标是3至5年内将门店数量增至50家。除了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沪地区,华南也会是GU重点拓展的市场。“在江浙沪我们拥有蛮高的知名度,南方有人口红利,另外现在港澳与内地联动密切,而GU在香港的知名度也有助于我们扩张南方市场。”GU中国事业首席运营官何立彬曾向媒体表示。

今年正值GU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第12个年头,然而其发展轨迹却呈现出戏剧性转折:从2019年巅峰时期的14家门店,到如今随着中国首店的关闭,线下版图已缩减至深圳仅存的两家门店。有数据统计,2025年截至目前,GU在中国内地市场已经关闭4家门店。

这一持续收缩的态势,不禁让市场猜测,或许该品牌正酝酿退出中国内地市场

对此,GU向《BUG》栏目表示,“并未退出中国市场。”谈及品牌的未来规划,对方回应称,“今年5月,GU在深圳东门老街1234space开设了全新形象店铺,致力于提供给华南顾客时尚休闲服。自从去年起,已连续在深圳开出两家新店。同时消费者也可以持续在GU官方天猫店铺选购商品。”

GU官方旗舰店客服则回应谈到,“我们在深圳还有两家实体店在营业,线上天猫店也正常营业。”

营业利润、净利润双双大跌

GU不断缩减线下店铺的背后,是业绩持续承压的现实困境。

根据迅销集团截至5月31日的前三季度财报,GU品牌营收虽同比增长4.0%至2562亿日元,但营业利润则下滑10.7%至263亿日元,且在第三季度单季利润同比减少12.1%。

对于利润大幅下降的原因,GU解释称,虽然Barrel Leg 锥形裤装系列、Sweat Look T恤,以及 DryT恤等夏装受到青睐,使同店销售净额略有增长,但包括外套、长版T恤等等展露商机的商品,却因库存不够、营销推广不足,销售表现低于预期。同时,受到日元疲软影响,成本率上升,使毛利率下降。销售、一般及行政开支占收益比率上升,这主要是因调高薪资水平的同时,未能充分扩大销售规模,使人事费用及总部费用比率上升所致。

GU中国首店清仓,优衣库“亲妹妹”败退中国? 官方回应!|BUG

而对比看来,GU母公司迅销集团则表现相对稳健。

迅销集团前三季度总营收同比增长10.6%至2.6167万亿日元,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2.2%,归母净利润增长8.4%。迅销集团下设优衣库、GU、全球品牌三大事业分部,其中,作为营收支柱的优衣库事业部,分别披露其在日本、海外市场的业绩。

截至5月31日的9个月内,优衣库在日本录得营收8014亿日元,同比增11.0%,经营溢利1506亿日元,同比增长17.8%。同期,优衣库在日本之外的海外市场,录得收益14571亿日元,同比增长12.7%,经营溢利2406亿日元,同比增长8.4%。

迅销在财报中将优衣库的全球市场划分为五大类,大中华区前三季度营收5104.91亿日元(约合248亿元),同比减少2.29%。而迅销在上述除大中华区外的四大市场的增长率分别为10.99%、15.99%、25.32%、34.54%。财报指出,主要是因为市场整体消费意愿低落,以及商品组合未能满足各地需求。

自2020年以来,在疫情冲击与快时尚行业整体疲软的双重压力下,GU在中国市场始终未能突破个位数门店的规模桎梏,品牌影响力更是在激烈竞争中逐渐边缘化。如今,随着具有象征意义的中国首店黯然退场,GU的在华发展困境已从战略收缩演变为生存考验。

责任编辑:郭栩彤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shces.com/21656.html

作者: wczz1314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3000001211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email@wangzhan.com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